如果同時問一位奶奶和一位少女,中國本土最知名的化妝品品牌是什么,她們90%的機率會異口同聲地回答“百雀羚”。
在國際大牌和國內新興品牌圍剿的戰(zhàn)局里,已有88歲“高齡”的百雀羚,真真切切地變成了最“能打”的民族化妝品品牌。越活越年輕的她,如今已經滲透到各個年齡層,著實為國貨護膚“爭了一口氣”。
生于1903年、祖籍上海原嘉定縣黃渡鄉(xiāng)的顧植民,在鄉(xiāng)里讀過幾年私塾后,14歲就去了上海謀生計,先后在煙紙店、茶館、工廠、典當行、百貨店做學徒。
1929年,顧植民應聘進上海先施百貨公司當營業(yè)員。隨后,該百貨公司的創(chuàng)世人馬應彪率先在上海灘招聘女售貨員,于是顧植民被安排負責化妝品的銷售和市場調研。他在調查化妝品進出貨渠道的過程中,產生了經營化妝品的想法。當時的顧植民也沒想到,舊時跑街的商業(yè)活動經驗,竟助他創(chuàng)下了一段不可復制的“商業(yè)傳奇”。
1931年,在家人的支持下,顧植民成立了富貝康化妝品有限公司,用“前家后廠”的模式,專門經營化妝品,從剛開始的花露水、胭脂逐漸擴展到香水、香粉等。
1940年,顧植民推出國內首創(chuàng)香脂類產品——“百雀羚冷霜”。
關于商標名稱,民間有不同說法,但經顧植民后人證實,“百雀”,取其百鳥朝鳳的熱鬧景象;“羚”,則是上海話“靈光”的諧音。從此,百雀羚也如其名字寓意一般,在上海聲名鵲起。
有了一定知名度后,百雀羚便積極從家族式生產模式向企業(yè)生產模式演變。在生產百雀羚冷霜的同時,香水、花露水、香粉、胭脂的銷量也日益飆升。據顧植民的后人稱,在1949年前,百雀羚的產品就已經“北到哈爾濱,南到香港,西到青海,甚至遠銷東南亞”。
1956年,顧植民的公司在三大改造公私合營后改名“公私合營富貝康日用化學工業(yè)公司”。同年,創(chuàng)始人顧植民逝世,其子顧烔接管家族生意。禍不單行,百雀羚進入連年虧損,瀕臨破產,無奈之下,便以50萬人民幣變賣給了香港商人。
所幸,2008年百雀羚的商標權重回內地,在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學有限公司的管理之下續(xù)寫輝煌。
從百雀羚剛創(chuàng)立之時,創(chuàng)始人顧植民就熟諳市場營銷之道。當時,其他品牌掛畫報打廣告,百雀羚卻將廣告掛在街頭,甚至是電車上。如今,新時代的百雀羚成為國貨“扛把子”,廣告營銷更功不可沒。
作為傳統(tǒng)國貨成功復興的代表,百雀羚在傳承東方美的層面已經成為了一個模范。它在為品牌注入文化之“魂”的同時,緊隨年輕人的步調,在“解構”與“融合”的過程,讀懂了新一代消費者,近年來頻頻制造“現(xiàn)象級”的品牌營銷傳播案例。
顧植民的孫子顧真揚在分享百雀羚的家族故事時曾說:“老品牌是一張溫情牌,卻不是一張免死牌,唯有創(chuàng)新才是老品牌的不老仙丹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大潮中,老品牌的價值需要重新挖掘才能實現(xiàn)?!?/p>
如他所愿,百雀羚如今的確成為了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創(chuàng)新者,在貨架上、在百姓生活中延續(xù)著品牌的生命與活力。
同樣做美容儀品牌也需要這種精神
Doer是一家專業(yè)致力美容儀方案開發(fā)的公司